【Arai安全帽】職人精神的匠心工藝|歷史、特色一次了解

在眾多安全帽品牌中,Arai 安全帽相信大家都略有耳聞,甚至可能聽過一些驚人的故事,例如它曾經在危急時刻救下一條寶貴的生命。那麼,Arai 的厲害之處究竟在哪?它是如何在眾多品牌中脫穎而出,並擁有如此忠實的愛好者?

本篇將帶您探索 Arai 對於「 安全帽 」的定義和堅持,解剖它如何一步步成為全球公認的頂級安全帽品牌。我們將重點聚焦於其品牌歷史的發展、在技術創新上的卓越成就,並深入剖析幾款熱門型號的設計亮點,介紹其特色的英文簡稱所包含的意思是什麼。

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能讓您更加了解 Arai 背後的價值,以及那種只有職人精神才能塑造出的匠心細節。無論您是騎士、愛好者,還是單純對工藝品有興趣的人,都能在此找到啟發和共鳴。

Arai安全帽:RX-7X

Arai 的堅持和 3 大理念

Arai 安全帽以其卓越的安全性能和精湛的設計享譽全球,成為無數騎士心中信賴的品牌。在安全帽領域,Arai 深知一個不爭的事實:即便是頂級安全帽或通過嚴苛認證的產品,也無法完全抵抗高速撞擊的極限衝擊。因此,Arai 提出了對「保護力」的獨特定義:安全帽的核心在於減少衝擊力的吸收與傳導,並提高「 擦過 」的能力

正因如此,Arai 堅持採用經典的「 蛋型 」設計。這種設計不僅能幫助安全帽在撞擊時輕易滑過障礙物,還能有效減少旋轉力對頭部的傷害。多年的賽事經驗和突發事故案例證明,這樣的設計理念對騎士的生命保護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Arai的品牌哲學中,安全帽的核心精神可歸納為三大理念:高剛性、輕量化、超密合。這三點相輔相成,為安全帽的設計和製造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高剛性:為提升帽體的抗衝擊能力,Arai採用高成本、高性能的纖維材料,經過嚴密的結構設計,確保帽體在撞擊時提供最佳的保護。

2. 輕量化:Arai 不僅追求堅固,也致力於讓帽體更加輕便,減少長時間配戴的負擔,提升騎士的舒適性與操作性。

3. 超密合:通過多道製作工序,Arai 精確調整內襯與頭部的貼合度,讓安全帽不僅穩固,還能提供最佳的舒適感與防護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Arai 的製造過程包含多達 27 個製作步驟,其中近十成均以手工完成。每道工序都需通過嚴苛的內部檢測,其自有的安規測試設備更超越業界標準,包括著名的 Snell 認證標準。這種對細節的追求與不妥協的品質要求,讓 Arai 成為名副其實的安全帽領航者。

Arai 的堅持,並非只為了創造一件頭部防護工具,而是為了讓每位使用者在任何路況與環境下,都能安心享受騎乘的樂趣,擁有真正的安全感與自由感。

黃昏時段,剛收成完的田間小路。

Hirotake Arai 的起源與願景

Arai 的創辦人新井廣武先生( Hirotake Arai )於 1905 年出生於東京,其父親( Yuichiro Arai )是為政府製造帽子的工匠,這為他奠定了製帽技術的基礎。1937 年,新井廣武先生在埼玉縣大宮市設立工廠,起初專注於製作頭飾與工人安全帽。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進入重建時期,他發現建築工人缺乏頭部保護,常因工地事故受傷,於是開始設計專為工人打造的安全帽,成為日本首位獲得( JIS 標準)認證的工人安全帽。

從工人安全帽到摩托車安全帽

1950 年代,日本進入機車普及的時代,新井廣武先生身為一位熱愛騎行的車手,認識到摩托車騎士頭部保護的重要性。1952 年,他推出了日本第一頂商用摩托車安全帽,內部採用軟木吸收衝擊,後來引入玻璃纖維( FRP )外殼和聚苯乙烯( EPS )襯裡,這種結構成為現代安全帽的基石。1958 年,Arai 開始生產配備 FRP 外殼與 EPS 內襯的安全帽,並創立了袋模成型技術,提升安全帽強度與耐用性。

國際化與賽事突破

1960 年代,新井廣武先生的兒子新井里夫先生( Michio Arai )加入公司,將 Arai 逐步推向國際市場。1967 年,Arai 推出日本首款全罩安全帽,並在 1970 年代開始進軍美國和歐洲市場。1983 年,Arai 成為賽車運動的焦點,Freddie Spencer 戴著 Arai 安全帽贏得 WGP 500cc 世界冠軍,為品牌贏得全球聲譽。隨後,Arai 進一步參與 F1 賽事,並成為許多賽車手的首選。

持續創新與工藝精神

1986 年,新井廣武先生去世,新井里夫先生接掌公司,秉持父親的理念,專注於安全帽的性能與舒適性。他們推出了眾多創新設計,如可更換的鏡片系統( AdSiS )、可調通風口與優化的內襯結構等,這些設計在效能與安全之間取得了良好平衡。即使在現代競技賽事如 F1 與 MotoGP 中,Arai 也依然活躍,並為賽車與一般騎士提供最高品質的安全帽。

榮耀與未來

截至今日,Arai 安全帽仍堅持在日本手工製造,並通過超越國際標準的測試,確保每一頂頭盔都具備卓越的安全性與舒適性。新井里夫先生說過:「我們不會因用途不同而減少安全帽的製作標準,因為每個頭都同樣珍貴。」Arai 的歷史不僅展現了一個品牌的進步,更彰顯了對安全、工藝與騎士精神的執著追求。

歷史簡介

1902年:新井唯一郎先生( 現任當家新井里夫先生的祖父 )在東京中央區開設一間帽子店,主要為政府製作辦公室帽子。

1937年:新井廣武先生( 現任當家新井里夫先生的父親)在埼玉市大宮市建廠,開始了頭飾業務。

1949年:因戰後的日本在重建時遇到了許多頭部受傷事件,新井廣武先生藉此開始研發製作工人用頭盔,利用熱固性樹脂複合材料技術,將強化材料的纖維結合到樹脂中,成為第一個符合日本工業標準( JIS )的工人帽,也是第一家販售的製造商。

1946年後期~1950年:隨著機械式的腳踏車( 即早期的摩托車 )的誕生,摩托車運動在日本逐漸普及,新井廣武先生注意到了這一趨勢,並決定轉型專注於摩托車安全帽的研發和製造。以製作工人帽的經驗加以改良,加上自己對安全的重視,訂定一套測試標準和設備,並開始設計和製造出第一代的摩托車安全帽。

1952年:推出首款摩托車安全帽,日本第一頂玻璃纖維( FRP )的騎士安全帽,並提供國內越野賽車手。

1956年:販售第一批騎士安全帽,並以 Hirotake Arai 的首字母「 H.A 」作為標誌。

1958年:研發出玻璃纖維( FRP )外殼、聚苯乙烯( EPS )內殼並開始生產。

1962年:新井里夫先生從美國回來幫助他父親,目標是想讓國際能夠認識到 Arai,隔年成功的開始外銷美國,並成為第一個得到 Snell 批准的安全帽。

1968年:製作出第一頂全罩式安全帽( RX-7 )。

1971年:註冊新商標「 Arai 」。

1972年:推出下巴進氣的滑動開關。

1976年:與美國摩托車協會(AMA)的賽車手 Ted Boody Jr. 簽約,也是第一位與 Arai 簽約的國外賽車手。

1977年:開發出新型帽體材料 CLC(Complex Laminate Construction)。

1978年:在美國成立了 Arai Helmet Ltd. 開始了美國的業務。

1980年:推出第一款越野帽(MX)

1983年:在荷蘭成立了 Arai Helmet Europe B.V.,開始了在歐洲的業務。

1983年:與 Arai 合作的賽車手 Freddie Spencer,在 500 c.c 的世界錦標賽獲得了冠軍,藉此 Arai開始聲名遠播。

1983年:改良 CLC 推出 Super CLC。

1984年:開始邁進方程式賽車市場。在 1986 年的一場賽事中,28 名選手就有 26 名配戴 Arai 安全帽。

1985年:推出眉毛通風設計。

1986年:新井廣武先生逝世(1905-1986)。公司由新井里夫先生接手,年底將公司更名為「Arai Helmet Ltd」。

1988年:推出鏡片系統 AdSiS,可免工具拆裝鏡片。

1993年:新增了五年保固服務。

1996年:推出擴散器通風系統。並結合了所有創新推出了﹙RX-7 RR2﹚。

2000年:開發出新型帽體材料設計 SNC(Structural Net Composite)。

2005年:因應 F1 的規定,必須使用碳纖維帽而推出 GP 系列。

2006年:推出緊急釋放系統(ERS),並應用在越野帽款(VX-3)。

2010年:將製作碳纖維帽的技術導入(RX-7),推出了(RX-7 RC)。首款商用碳纖維帽。

2011年:在美國的一家知名的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公司(J.D.Power),連續 13 年排名第一。

2014年:推出外掛式可掀鏡片系統(PSS)。

2019年:榮獲國際摩托車協會(FIM)金質獎章

駕車的鼠鼠

全罩式安全帽推薦

RX-7X:

  • 價格:$ 19650
  • 重量:約 1550g±50
Arai安全帽:RX7X
圖片來源蝦皮商城

產品定位

RX-7X 是 Arai 頂級賽車型安全帽,經過多年設計與研發,集結尖端科技與創新工藝,被譽為全球最優質的頭盔之一。以騎士安全為核心,展現 Arai 在摩托車頭盔領域的專業與執著。

材質與結構

  • ﹙PB-SNC² 帽體﹚:使用超級纖維與高密度複合纖維,兼具高剛性與輕量化。新一代帽殼在延展強度與壓縮強度上,比傳統玻璃纖維高出 40%,提供更佳的抗拉強度與彈性。
  • 「Glance Off」技術:搭配新型鏡片座系統(VAS),優化了帽殼外型,使得耳蓋更小更低達到更好的「擦過」能力,減少撞擊力直接傳遞至頭部與頸部,提升安全性。

核心功能特色

1. VAS 鏡片座系統

  • 採用全新可變軸心設計,降低鏡片與耳蓋安裝位置,實現更流暢的開關操作。
  • 強化的鏡片鎖設計,避免意外開啟,並能戴手套操作。

2. Type-12 擾流進氣系統

  • 全新進氣道設計比前一代延長 20 mm,增加 19 % 新鮮空氣進入量。
  • 三段式進氣口開關,減少噪音並阻擋雨水滲入。

3. EcoPure 抗菌內襯

  • 採用抗菌除臭材質,維持中性 pH 值,有效防止異味,內襯全可拆卸、可調整,提升配戴舒適度。

4. 多功能配件支持

  • 支援耳機與揚聲器安裝,兩頰預留專屬置入空間。
  • 可額外加裝 Pinlock 120 防霧片,適應各種天氣與騎行環境。

通過認證與規格

  • 認證: 符合 SNELL 和 JIS 標準
  • 尺寸範圍: XS ~ XL
Diffuser Type12

頭部上方貓耳造型的空氣導流裝置。比起前一代Diffuser Type10長度增加了 12 mm,進氣量增大了 19 %。

IC Duct-5

額頭上方進氣開關。比起前一代 Delta Duct-5 增大了 11 %進氣量。

兩側導流設計

在兩側的臉頰內襯位置新增了透氣風道,讓帽內熱氣更有效率的排出。

VAS

VARIABLE AXIS SYSTEM):新型的鏡片座系統。使得拆裝鏡片更方便,設計也比前一款鏡片座系統 ( SAI ) 低了 24 mm,除了增大視野範圍也剛好降低到 Snell 測試衝擊試驗的測試線外,但主要為的是增加了安全帽上半部圓滑的面積,擦過效果變得更好。

PB-SNC2

PB ( Peripherally Belted ):一種特殊補強工法,Arai 認為在前額鏡框處的強度是不足的,所以外加了一條超級纖維來加強,讓安全性得到了提升。

SNC ( Structural Net Composite ):以數種特殊纖維層層壓疊的帽體製作工法。共用了六層特殊纖維壓製而成,第一、五層為同樣材料特性較強韌,第二、四為同樣材料特性質輕且韌性佳,第三層材質特性質輕且堅韌,第六層材質具有高強度和高彈性的特性。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層特殊纖維為網狀的構思原因,借鏡每當 CLC 受到強烈衝擊時,會容易使中間層纖維脫離的情況,Arai 聯想到了建築物結構中的水泥與鋼筋,所以特別設計了一層網狀特殊纖維夾在其中,大大增加了抗衝擊的承受極限。

NE

排氣裝置。利用騎乘時產生的負壓,將耳部周圍和後腦杓的熱氣排出。

EP

( Eco Pure ):抗菌除臭內襯。改良的五件可拆式內襯,防細菌滋生不易臭抗髒,另外。兩頰內襯裡有一層 5 mm 剝離層,可以視個人舒適度調整。

FCS

( Facial Contour System ):面部輪廓系統。比起其他常見的安全帽,都是以包覆兩頰為支撐點,在一定的速度下很容易讓安全帽產生晃動甚至位移。而 FCS 的兩頰內襯設計包覆到了下巴,在戴上時要先撐開,進入時兩頰內襯會自動回彈形成完美包覆。

MDL

( One Piece Multi-Density Liner ):一體式多種密度的 EPS。常見的工法是把不同密度的 EPS 以黏合方式製作成型,缺點是會有分離的風險。而 1PMDL 是以獨特工法一體成型,,不同的位置所需的軟硬度各不相同,在容易撞擊處的外側密度為較高較硬,靠人體頭部那側則密度較低較柔軟舒適。

ERS

( Emergency Release System ):內襯緊急釋放系統。在意外發生時,可以先把內襯先取出再脫去安全帽,以免造成傷口不必要的傷害。

FFS

( Free Flow System ):自由流動系統。可以讓我們呼出的溼氣、熱氣自動排出,減少鏡面起霧的可能。

Hyper Ridge

安全帽底部的強化設計。增加帽底抗衝擊的能力,也可防止受衝擊時裂縫的擴散。

ASTRO-GX:

  • 價格:$ 17400
  • 重量:約 1550g±50
Arai安全帽:ASTRO-GX
圖片來源蝦皮商城

產品定位

Astro-GX 是 Arai 專為日常巡航和多用途騎乘設計的高性能全罩式安全帽,針對佩戴舒適性和易用性進行優化,滿足專業與休閒騎士的需求。

材質與結構

  • (PB-cLc²帽體):採用 Arai 專屬超級複合纖維結構材質,由最新樹脂和強化纖維手工打造,強度較傳統玻璃纖維提高 40%,重量輕且堅固。
  • 內襯:使用 Eco Pure 抗菌內襯,保持弱酸性,具抗菌、除臭與防污功能,並提供可調節的頭墊與臉墊設計。
  • 超級脊線 ( Hyper Ridge ):強化帽體底部剛性,並設置平坦的側面以便耳機安裝。

核心功能特色

  • 佩戴便利性:加寬安全帽底部開口 5 mm,方便穿脫且保持貼合舒適。
  • 通風系統:首創前標誌通風孔設計,進氣量提升 40%;GT 尾翼結合高速穩定與排氣功能;耳部風道提升頭部冷卻效果。
  • 視野與防霧:標配 VAS-V MV 鏡片,支援 Pinlock 防霧片,並具備三段進氣口調節功能。
  • 安全設計:搭配新型鏡片座系統(VAS),優化了帽殼外型,使得耳蓋更小更低達到更好的「擦過」能力,減少撞擊力直接傳遞至頭部與頸部,提升安全性。並內建緊急釋放系統(ERS),便於意外時快速移除安全帽。

通過認證與規格

  • 認證:符合 Snell 和 JIS 安全標準。
  • 尺寸範圍:XS ~ XL 。
Front Logo Duct

前額標誌透氣設計。Arai 在不影響安全結構的條件下,打了兩個直徑 10 mm的圓洞,提升進氣量外,也讓騎士不用前傾也能感到散熱效果。

G Flow Duct

頭部上方兩個進氣開關。簡約小巧的外型,使外觀更加整潔獨特。

VAS

( VARIABLE AXIS SYSTEM ):新型的鏡片座系統。使得拆裝鏡片更方便,設計也比前一款鏡片座系統(SAI)低了24mm,除了增大視野範圍也剛好降低到 Snell 測試衝擊試驗的測試線外,但主要為的是增加了安全帽上半部圓滑的面積,擦過效果變得更好。

PB-CLC2

PB ( Peripherally Belted ):一種特殊補強工法,Arai 認為在前額鏡框處的強度是不足的,所以外加了一條超級纖維來加強,讓安全性得到了提升。

CLC ( Complex Laminate Construction ):以數種特殊纖維層層壓疊的帽體製作工法。舊版的CLC 是以三層壓製而成,上下兩層材質較堅韌用於吸收衝擊,中間層材質輕且強韌用於分散衝擊。新版的 Super CLC 則以五層壓製而成,在舊版下追加了兩層材質輕且耐衝擊特性的材料。

NE

排氣裝置。利用騎乘時產生的負壓,將耳部周圍和後腦杓的熱氣排出。

EP

( Eco Pure ):抗菌除臭內襯。改良的五件可拆式內襯,防細菌滋生不易臭抗髒。另外,兩頰內襯裡有一層 5 mm剝離層,可以視個人舒適度調整。

FCS

( Facial Contour System ):面部輪廓系統。比起其他常見的安全帽,都是以包覆兩頰為支撐點,在一定的速度下很容易讓安全帽產生晃動甚至位移。而 FCS 的兩頰內襯設計包覆到了下巴,在戴上時要先撐開,進入時兩頰內襯會自動回彈形成完美包覆。

MDL

( One Piece Multi-Density Liner ):一體式多種密度的 EPS。常見的工法是把不同密度的 EPS 以黏合方式製作成型,缺點是會有分離的風險。而 1PMDL 是以獨特工法一體成型,,不同的位置所需的軟硬度各不相同,在容易撞擊處的外側密度為較高較硬,靠人體頭部那側則密度較低較柔軟舒適。

ERS

( Emergency Release System ):內襯緊急釋放系統。在意外發生時,可以先把內襯先取出再脫去安全帽,以免造成傷口不必要的傷害。

FFS

( Free Flow System ):自由流動系統。可以讓我們呼出的溼氣、熱氣自動排出,減少鏡面起霧的可能。

Hyper Ridge

安全帽底部的強化設計。增加帽底抗衝擊的能力,也可防止受衝擊時裂縫的擴散。

RAPIDE-NEO:

  • 價格:$ 16000
  • 重量:約 1550g±50
Arai安全帽:RAPIDE-NEO
圖片來源蝦皮商城

產品定位

Rapide-Neo 是一款向 80 年代經典安全帽致敬的復古設計,專為搭配古董摩托車和最新性能的「Neo Classic」復古摩托車設計,結合了復古外觀與現代安全性與舒適性。

材質與結構

  • (PB-cLc²帽體):採用 Arai 的高性能複合材料結構,具有優異的抗衝擊性和耐用性。
  • 內部結構: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持了 Classic Style 的外型,透氣方面在 EPS 上特別設計了透氣孔道,以解決透氣效率不足的問題。搭載 EPS 內部中央設有導流氣道,增強氣流循環。

核心功能特色

  • 復古圓弧外型:外殼圓滑無外部通風口,專注於安全與復古設計。
  • 進氣系統:下巴部位為主要進氣口,搭配內置葉片開關,簡潔又實用。
  • 通風設計:帽殼與 EPS 泡沫之間有內部通風系統,氣流經後腦下方負壓孔排出。
  • VAS-VC 鏡片座設計:復古螺絲設計,採用 VAS-V 競技透明鏡片,視野開闊且穩定。

通過認證與規格

  • 認證:符合 Snell 安全標準與 JIS 認證,安全性達到與競技型號 RX-7X 相同的高水準。
  • 尺寸範圍: XS ~ XL 。
VAS-VC

鏡片座系統。搭配需手工拆裝的螺絲設計想法,還原了 80 年代風格。

EPS導流槽

為了增加排氣效率,在帽殼下的 EPS 上增設了導流槽。

PB-CLC2

PB ( Peripherally Belted ):一種特殊補強工法,Arai 認為在前額鏡框處的強度是不足的,所以外加了一條超級纖維來加強,讓安全性得到了提升。

CLC ( Complex Laminate Construction ):以數種特殊纖維層層壓疊的帽體製作工法。舊版的CLC 是以三層壓製而成,上下兩層材質較堅韌用於吸收衝擊,中間層材質輕且強韌用於分散衝擊。新版的 Super CLC 則以五層壓製而成,在舊版下追加了兩層材質輕且耐衝擊特性的材料。

NE

排氣裝置。利用騎乘時產生的負壓,將耳部周圍和後腦杓的熱氣排出。

EP

( Eco Pure ):抗菌除臭內襯。改良的五件可拆式內襯,防細菌滋生不易臭抗髒。另外,兩頰內襯裡有一層 5 mm 剝離層,可以視個人舒適度調整。

FCS

( Facial Contour System ):面部輪廓系統。比起其他常見的安全帽,都是以包覆兩頰為支撐點,在一定的速度下很容易讓安全帽產生晃動甚至位移。而 FCS 的兩頰內襯設計包覆到了下巴,在戴上時要先撐開,進入時兩頰內襯會自動回彈形成完美包覆。

MDL

( One Piece Multi-Density Liner ):一體式多種密度的 EPS。常見的工法是把不同密度的 EPS 以黏合方式製作成型,缺點是會有分離的風險。而 1PMDL 是以獨特工法一體成型,,不同的位置所需的軟硬度各不相同,在容易撞擊處的外側密度為較高較硬,靠人體頭部那側則密度較低較柔軟舒適。

ERS

( Emergency Release System ):內襯緊急釋放系統。在意外發生時,可以先把內襯先取出再脫去安全帽,以免造成傷口不必要的傷害。

FFS

( Free Flow System ):自由流動系統。可以讓我們呼出的溼氣、熱氣自動排出,減少鏡面起霧的可能。

Hyper Ridge

安全帽底部的強化設計。增加帽底抗衝擊的能力,也可防止受衝擊時裂縫的擴散。

XD:

  • 價格:$20757
  • 重量:約1620g±50
Arai安全帽:XD
圖片來源蝦皮商城

產品定位

Arai XD 是一款專為搭配巡航摩托車(如哈雷戴維森和杜卡迪 XDiavel)設計的全罩安全帽,主打強烈、獨特的外觀與風格,適合注重安全性與個性化的騎士。

材質與結構

  • (PB-cLc²帽體):採用高性能複合材料結構,使用高成本的超級纖維與新型樹脂結合,具優異的抗拉強度與抗穿刺能力。

核心功能特色

1.「Glance Off」技術:

  • 搭配新型鏡片座系統(VAS,優化了帽殼外型,使得耳蓋更小更低達到更好的「擦過」能力,減少撞擊力直接傳遞至頭部與頸部,提升安全性。

2. 進氣與排氣系統:

  • XDF 進氣系統:提供優異通風效果並降低風噪,專利設計讓熱氣快速排出。
  • NE 排氣口:位於頸部內襯,迅速排出內部熱氣,保持舒適。

3. 內部透氣通道:

  • 兩頰襯墊下方內建透氣通道與負壓空力設計,提升空氣流動與舒適感。

通過認證與規格

  • 認證:通過 Snell 和 JIS 安全標準。
  • 尺寸範圍:XS ~ XL。
XDF

頭頂左右兩邊滑動式開關設計的進風口。另外在關閉狀態時,降低風噪的效果會更好。

XDR

頭頂後方排風口以左右來控制的開關設計。

VAS

( VARIABLE AXIS SYSTEM ):新型的鏡片座系統。使得拆裝鏡片更方便,設計也比前一款鏡片座系統 ( SAI ) 低了 24 mm,除了增大視野範圍也剛好降低到 Snell 測試衝擊試驗的測試線外,但主要為的是增加了安全帽上半部圓滑的面積,擦過效果變得更好。

PB-CLC2

PB ( Peripherally Belted ):一種特殊補強工法,Arai 認為在前額鏡框處的強度是不足的,所以外加了一條超級纖維來加強,讓安全性得到了提升。

CLC ( Complex Laminate Construction ):以數種特殊纖維層層壓疊的帽體製作工法。舊版的CLC 是以三層壓製而成,上下兩層材質較堅韌用於吸收衝擊,中間層材質輕且強韌用於分散衝擊。新版的 Super CLC 則以五層壓製而成,在舊版下追加了兩層材質輕且耐衝擊特性的材料。

NE

排氣裝置。利用騎乘時產生的負壓,將耳部周圍和後腦杓的熱氣排出。

EP

( Eco Pure ):抗菌除臭內襯。改良的五件可拆式內襯,防細菌滋生不易臭抗髒。另外,兩頰內襯裡有一層 5 mm 剝離層,可以視個人舒適度調整。

FCS

( Facial Contour System ):面部輪廓系統。比起其他常見的安全帽,都是以包覆兩頰為支撐點,在一定的速度下很容易讓安全帽產生晃動甚至位移。而 FCS 的兩頰內襯設計包覆到了下巴,在戴上時要先撐開,進入時兩頰內襯會自動回彈形成完美包覆。

MDL

( One Piece Multi-Density Liner ):一體式多種密度的 EPS。常見的工法是把不同密度的 EPS 以黏合方式製作成型,缺點是會有分離的風險。而 1PMDL 是以獨特工法一體成型,不同的位置所需的軟硬度各不相同,在容易撞擊處的外側密度為較高較硬,靠人體頭部那側則密度較低較柔軟舒適。

ERS

( Emergency Release System ):內襯緊急釋放系統。在意外發生時,可以先把內襯先取出再脫去安全帽,以免造成傷口不必要的傷害。

FFS

( Free Flow System ):自由流動系統。可以讓我們呼出的溼氣、熱氣自動排出,減少鏡面起霧的可能。

Hyper Ridge

安全帽底部的強化設計。增加帽底抗衝擊的能力,也可防止受衝擊時裂縫的擴散。

創新設計彙整

1. Diffuser Type12:貓耳造型的空氣導流裝置。比起前一代 Diffuser Type 10 長度增加了12 mm,進氣量增大了 19 %。

2. IC Duct-5:額頭上方進氣開關。比起前一代 Delta Duct-5 增大了 11 %進氣量。

3. 兩側導流設計:在兩側的內襯位置新增了透氣風道,讓帽內熱氣更有效率的排出。

4. Front Logo Duct:前額標誌透氣設計。Arai 在不影響安全結構的條件下,打了兩個直徑 10 mm的圓洞,提升進氣量外,也讓騎士不用前傾也能感到散熱效果。

5. G Flow Duct:進氣開關。簡約小巧的外型,使外觀更加整潔獨特。

6. VAS-VC:鏡片座系統。獨特的造型,是為了搭配(Rapide NEO 而特別設計的 80 年代風格。

7. EPS 導流槽:為了增加排氣效率,在帽殼下的 EPS 上增設了導流槽。

8. XDF:頭頂左右兩邊滑動式開關設計的進風口。另外在關閉狀態時,降低風噪的效果會更好。

9. XDR:頭頂後方排風口以左右來控制的開關設計。

10. VAS(VARIABLE AXIS SYSTEM):新型的鏡片座系統。使得拆裝更方便,設計也比前一款鏡片座系統(SAI低了 24 mm,除了增大視野範圍也剛好降低到 Snell 測試衝擊試驗的測試線外,但主要為的是增加了安全帽上半部圓滑的面積,擦過效果變得更好。

11. PB(Peripherally Belted:一種特殊補強工法,Arai 認為在前額鏡框處的強度是不足的,所以外加了一條超級纖維來加強,讓安全性得到了提升。

12. CLCComplex Laminate Construction:以數種特殊纖維層層壓疊的帽體製作工法。舊版的 CLC 是以三層壓製而成,上下兩層材質較堅韌用於吸收衝擊,中間層材質輕且強韌用於分散衝擊。新版的﹙ Super CLC﹚ 則以五層壓製而成,在舊版下追加了兩層材質輕且耐衝擊特性的材料。

13. SNCStructural Net Composite:以數種特殊纖維層層壓疊的帽體製作工法。共用了六層特殊纖維壓製而成,第一、五層為同樣材料特性較強韌,第二、四為同樣材料特性質輕且韌性佳,第三層材質特性質輕且堅韌,第六層材質具有高強度和高彈性的特性。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層特殊纖維為網狀的構思原因,借鏡每當 CLC 受到強烈衝擊時,會容易使中間層纖維脫離的情況,Arai 聯想到了建築物結構中的水泥與鋼筋,所以特別設計了一層網狀特殊纖維夾在其中,大大增加了抗衝擊的承受極限。

14. NE:排氣裝置。利用騎乘時產生的負壓,將耳部周圍和後腦杓的熱氣排出。

15. EPEco Pure:抗菌除臭內襯。改良的五件可拆式內襯,防細菌滋生不易臭抗髒,另外,兩頰內襯裡有一層 5 mm 剝離層,可以視個人舒適度調整。

16. EPSExpandable Polystyrene:吸收衝擊層。位於帽殼下、兩頰和下巴進風口內側。

17. FCSFacial Contour System:面部輪廓系統。比起其他常見的安全帽,都是以包覆兩頰為支撐點,在一定的速度下很容易讓安全帽產生晃動甚至位移。而 FCS 的兩頰內襯設計包覆到了下巴,在戴上時要先撐開,進入時兩頰內襯會自動回彈形成完美包覆。

18. 1PMDLOne Piece Multi-Density Liner:一體式多種密度的 EPS。常見的工法是把不同密度的 EPS 以黏合方式製作成型,缺點是會有分離的風險。而 1PMDL 是以獨特工法一體成型,,不同的位置所需的軟硬度各不相同,在容易撞擊處的外側密度為較高較硬,靠人體頭部那側則密度較低較柔軟舒適。

19. ERSEmergency Release System:內襯緊急釋放系統。在意外發生時,可以先把內襯先取出再脫去安全帽,以免造成傷口不必要的傷害。

20. GT 擾流板:具有整流、排氣功用。改良了賽道用的尾翼,設計為一般休閒、旅跑使用。

21. FFSFree Flow System:自由流動系統。可以讓我們呼出的溼氣、熱氣自動排出,減少鏡面起霧的可能。

22. PSSPro Shade System:外掛式遮陽系統。可以根據需求上下微調,另外還有整流的效果。

23. Hyper Ridge:安全帽底部的強化設計。增加帽底抗衝擊的能力,也可防止受衝擊時裂縫的擴散。

鏡片種類

VAS鏡片座系統:

• VAS-V VAS-VISOR:又稱 2D,可裝防汙片TEAR-OFF

• VAS-V MV MAX-V:又稱 3D,可裝防霧片PINLOCK

• VAS-V PSS Pro Shade System:在3D鏡片上外掛一片遮陽片,可裝防霧片PINLOCK

SAI鏡片座系統:

• SAI-VSAI-VISOR又稱 2D,可裝防汙片TEAR-OFF

• SAI-V MV MAX-V:又稱 3D,可裝防霧片PINLOCK

• SAI-V PSS Pro Shade System:在 3D 鏡片上外掛一片遮陽片,可裝防霧片PINLOCK

常見的認證標籤

在選擇安全帽時,除了考慮舒適度與外觀,了解其通過的安全標章也是至關重要,不同的地區都有著各自獨特的安全標準與測試方式,下面簡單介紹幾個常見的標章:

• DOT(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美國標章。美國交通部的簡稱,相較於其它標準,測試較為基礎,主要針對撞擊時的吸收力和防護力方面測試。

• CNS(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s):台灣標章。中華民國國家標準的簡稱,參考了JIS的規範,針對在不同環境下的耐用性,並且考慮到台灣氣候的特殊性。

• ECE(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歐洲標章。歐洲經濟委員會的簡稱,測試標準較嚴格,特別是在衝擊測試方面。

• 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日本標章。日本工業標準的簡稱,測試標準較嚴格,特別是舒適性和視野方面。

• SNELL(SNELL Memorial Foundation):Snell 紀念基金會的簡稱,1956 年一名賽車手 William pete Snell,在一場事故中,因安全帽沒有起到保護的作用,頭部重創而喪生。隔年為了紀念和預防發生類似事故而創立的非營利基金會。相較於其它標準有著更嚴格的測試要求,適用於賽車、越野等高風險環境,通常被認為是頂級安全帽的標準。

結論

Arai 以其不妥協的安全性、舒適性和創新精神,並在眾多安全帽品牌中脫穎而出。

從歷史傳承到現在技術的應用,製作的每一頂安全帽,都是經過多年技術累積和細節改良的結果。

選擇 Arai,代表選擇了安全。

從中能夠感受到一份由 Arai 專業技師們傾入匠心精神與品質承諾結合而成的工藝結晶。